什么叫高脂血症?
所谓“血脂”,指的是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这些脂肪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类,另外还包括磷脂、糖脂、固醇类,总称为血脂。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运输,因此高脂血症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胆固醇大部分由人体合成,少部分来自饮食。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人体血液中血脂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称为“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表现为血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因此,“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及“高脂蛋白血症”只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的提法而已。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出现改变。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家肉类、奶类以及其他高热量食物消耗量不断攀升,因此我国人口总体血脂水平也有所提高,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初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0.40%,与2002年的患病率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33.9%。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
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被称为“无声的杀手”。该病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正常的血脂在人体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但如果血脂过高,可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多、增大后,血管内径逐渐变得狭窄,甚至堵塞血管。
这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可能发生破裂,斑块内物质释放到血管内,使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变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这种情况也就是平时医生所说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乳糜微粒血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是另一致命性疾病。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有些原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青年角膜弓等。
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医学研究证明,对高脂血症进行长期调脂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及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和早死率。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加强对高脂血症的监测,定期检查,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这样全世界每年将至少减少600多万的死亡人数,这是预防、减少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