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有哪些内容?
血脂异常防治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患者今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脂血症的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有哪些内容?
高脂血症的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有哪些内容?
2017年我国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提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就是我们治疗血脂异常最终的防治目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三部分的疾病:一是缺血性脑卒中;二是冠心病、心肌梗死;三是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如上、下肢动脉出现了硬化)。
通过上面的阐述,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血脂的检验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在这些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个体或群体今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越高,患者今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血脂控制的重点在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所起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忽视。
尽管如此,相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个体,其他危险因素数目和水平不同,心血管疾病总体发病危险仍有明显差异。因此全面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不仅有助于确定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决策,也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患病危险。
在进行危险评估时,已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可将其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直接列为高危人群: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9mmol/L(190mg/dl)。21.8mmol/L(70mg/dl)<LDL-C<4.9mmol/L(190mg/dl)且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符合上述条件的极高危和高危人群不需要按危险因素个数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